分类列表
汽车中的阻尼器和减震器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类部件,都是用来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震动,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这两个术语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互换使用,但严格来说,“减震器”是更通俗的说法,而“阻尼器”则更加倾向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表述。
减震器(或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流体通过小孔的阻力或油液在活塞缸内的往复运动产生热量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将车辆悬挂系统吸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散发掉。这样一来,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时,轮胎和悬挂系统的震动不会直接传递到车身上,乘客感受到的震动就会大大减轻。
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作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附加值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长期支持发展的行业。根据《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空气悬架、电控智能悬架等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类产品,其他系列的汽车悬架产品属于国家允许发展类产品。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采用零部件全球采购策略,逐渐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在此过程中,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凭借低成本优势,成功接纳了产业转移,开始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受海外疫情持续影响,为减少海外断供的风险,更多车企逐步将国内本土优质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国产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零部件出口结构亦将从中低技术上的含金量部件向中高端部件及电动化智能化部件转变。此外,在国家建设零部件配套体系的战略引导下,国家引导鼓励国内整车厂商使用国产关键零部件,推动汽车零部件厂商与整车厂商建立一体化的配套体系。未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逐渐增强,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将得到逐步的提升,为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长动力。
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全世界汽车行业需求出现疲软,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2020年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遭遇重创。全球贸易摩擦和关税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出口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对中国整车和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加征一定的关税,使得美国消费者采购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成本增加。贸易摩擦如果导致进口国市场准入和关税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者汇率出现较动,都将加大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的不确定性。
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统计,目前汽车行业人才总体呈现总量不足、流动频繁和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从短期来看,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成本慢慢地提高,企业基础操作工人的招工困难问题逐渐凸显,随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面向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新趋势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群体需求增大,因此从长久来看,技能人才队伍的转型与发展已成为汽车行业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技术型人才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痛点之一。
成本优势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但近年来,料工费成本均存在上涨风险。钢材是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的最主要原材料之一,而钢材属于大宗商品,如果未来钢材市场价格发生大幅度波动,尤其是大面积上涨,将直接提高材料成本,对企业业绩及盈利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人口红利消退,用工成本亦慢慢地提高,因此导致人力成本面临上涨压力。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的人工成本优势正逐渐显现,其低产品成本使得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力,这将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步缩小。
2023年全世界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市场规模大约为13,090.41百万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6,536.45百万美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61%。
2023年中国占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5.03%,美国为17.49%,预计未来六年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为4.18%,并在2030年规模达到4,363.64百万美元,同期美国市场CAGR预计大约为3.24%。未来几年,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地位将更加凸显,除中国外,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未来六年,预计德国将继续维持其在欧洲的领头羊,2024-2030年CAGR将大约为3.27%。
生产层面,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生产地区,占有大约40.49%的市场占有率,之后是欧洲,占有大约16.25%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球市场,基本由欧美和日韩地区厂商主导,全世界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头部厂商最重要的包含Tenneco、ZF、KYB Corporation和Hitachi Astemo等,前三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43.73%的市场占有率。
报告分析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全球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和中国本土市场主要厂商竞争格局,重点分析全球主要厂商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产能、销量、收入、价格和市场份额,全世界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产地分布情况、中国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进出口情况及行业并购情况等。
此外针对汽车阻尼器和减震器行业产品分类、应用、行业政策、产业链、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坏因和进入壁垒也做了详细分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